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和近视矫正市场虚假宣传等问题都需引起重视
农工党普陀区总支部反映: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是教育问题、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近期,随着暑假的到来,一些综合性医院眼科门诊和眼科专科医院的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不少孩子在这半年内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近视症状。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门诊关停,或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二是由于孩子们长期在家上网课、复课后课业压力加大等原因,没有注意做好用眼卫生。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而从我区来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经接近60%。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令人揪心,视力矫正市场的问题也值得关注。目前市场上的近视矫正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商家推出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有效提高视力,“快的一个月改善50度,慢的两个月改善50度,100%有效”;有的商家自称使用了“3D训练”“5D热敷”等“先进技术”,制造概念吸引家长掏腰包;有的商家甚至开出高价,一些套餐产品每疗程价格高达万余元。
我国广告法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然而,从当前近视矫正市场情况来看,从线上商城到线下商家,一些商家搞虚假宣传,以护眼之名行骗钱之实。近视矫正市场良莠不齐,亟待治理。为此建议如下:
一、依法打击,净化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市场环境。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整合力量、强化监管,重拳出击、落实措施,坚决查处辖区内近视矫正方面的无效产品、无良商家,严禁商家使用所谓 “康复”“恢复”“近视治愈”等纯属误导表述用词,狠刹虚假宣传、欺骗性消费的歪风。与此同时,也应注重帮助家长和孩子理性看待近视现象和近视矫正,避免“有病乱投医”,防止家长希望一劳永逸地摘掉孩子们近视眼镜的心理经常被不良商家所利用。
二、有力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儿童青少年近视滋生的土壤。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其实很多家长对近视的严重性还重视不足,一般只是把近视等同于“戴眼镜”。事实上,近视也是一种疾病,高度近视不仅是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因其具有遗传性,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教育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积极作为,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把降低孩子近视率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加大对不合理培训的监管力度,把课余时间和暑假时间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远望星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孩子们视力的影响,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同时要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教育家长进一步认识到近视的危害性,让他们知晓与其急功近利地去寻找视力矫正产品,莫如在帮助孩子提升健康素养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