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亟待调整优化
区政协特约信息员唐伟反映: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结构,但在实际实行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养老机构作用不强、服务项目不多问题依旧存在,亟需关注。
一是养老从业人员结构尚不合理。现有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普遍年龄过大、学历过低,高素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匮乏。比如上海市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7万多人,其中50岁及以上者约占70%,学历在初中及以下者占60%以上。而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武汉、昆明等地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机构的问卷调查,受访养老护理员的平均年龄为49.14岁,在50-59岁者超过50%。农村户籍占比超过60%,女性护理员的数量远高于男性,占比达88.19%。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养老护理员仅占36.89%。
二是养老机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策制定和监督评价均以政府为主导,就导致部分民营养老机构进入市场后,利益取向和公办机构不一致,且政府未能发挥协调功能,导致服务信息不对称。政府出台一个新政策,机构先要自学,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施,但到了绩效评价环节才知道理解错,与政策出台的目标并不一致,导致阻塞养老服务供给的精准化。同时,公立养老机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也导致收入较高的老人会将收入较低的老人挤出养老服务,和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的初衷相违背。
三是专供老年人文娱服务不够多。现行养老体系由政府主导,“强政府,弱市场”,导致业态整体规划欠缺,业态融合未形成规模,但因政府的监督考核代替市场进行最终检验,导致供给效应打折扣。比如,养老服务需求信息收集薄弱,以政府考核指标代替实际市场需求,导致服务品类太少成为对养老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较日间照料护理等服务,文娱等项目匮乏,新建的地方大型旅游项目重点针对青少年,多以老观念中对“老人”的定位提供棋牌和基础健身等服务,忽略信息化时代的养老新需求,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体验式休闲旅游养老产品和康复疗养产品缺乏。
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引才育才。坚持“培训+培养”原则,多渠道推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特殊岗位津贴、入职奖补、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提高养老护理员收入待遇。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培养培训,着力调优养老服务人才结构。依托民办养老机构、乡镇成校等建立培训实践基地,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和技能大比武,增强养老护理员的归属感。
二是明细政府边界。强化政府部门规划能力,探索“养老服务”新布局,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中,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调动释放社会资金力量。民政、规划、发改、卫生、旅游等部门应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在激发社会力量充分释放的前提下,对现有养老服务项目进行投资回报测算,实行适当收缩和退出效益不好的养老项目,安排和增加综合效益好的项目。
三是积极探索引导。修订完善养老服务的市场准入条件,特别是面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性文件,引导非营利组织并和政府形成有效互补,鼓励和支持非营利组织在内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探索养老服务新内容,积极征求老年人意见建议,多元提供文娱养老服务。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