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仇恨教育带偏青少年亟需重视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广泛普及,流量为王的情况下,网络仇恨教育成了某些人博取流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网络仇恨教育对正确的三观还没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很大。他们会形成片面的三观认识,因此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不良行为,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网络仇恨教育是一个毒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出重拳多管齐下予以打击,给青少年成长影响良好环境。
舟山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普陀区总支部主委、舟山市普陀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周艳反映: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广泛普及,流量为王的情况下,网络仇恨教育成了某些人博取流量的重要手段。所谓网络仇恨教育主要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带有强烈仇视、敌对或极端思想的内容,意图煽动某一群体或个体对其他族群、国家、文化、宗教或性别产生仇恨、歧视或暴力倾向。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网络仇恨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网络仇恨教育对青少年的突出表现
(一)极端化的思想和行为倾向。网络仇恨教育往往通过夸大某些社会矛盾,或者制造对立的情绪,逐渐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使其认同极端观点,甚至走向暴力。一些青少年在长时间接触网络上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或极端民族主义内容后,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特定群体的敌意和排斥心理,并以此为正义行动的依据。如6月24日的苏州日本母子遭遇袭击受伤、9月18日的日本小男孩在深圳遇袭事件等发生后,虽然行凶者是无业游民,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体在评论区把此类事件的发生上升到抗日高度和爱国主义情结对行凶者予以肯定,这里也不乏有一些青少年。
(二)对主流价值观的不当质疑和不正确反抗。青少年大多缺乏独立的判断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仇恨教育的影响,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相”,从而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甚至认为社会、政府和主流媒体在“隐瞒”真相。如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容易对权威和规范产生强烈的反感,并试图通过反叛的方式来表达自认为正确的立场。如一些青少年通过使用VPN“翻墙”上网,把自认为正确的信息进行发布,沦为错误的政治观点的“二传手”,或参与网络赌博,进而造成违法犯罪。
(三)网络暴力的放纵参与和过度纵容。在受仇恨教育影响的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暴力(网络欺凌、辱骂、攻击他人)行为普遍增多。他们不仅参与网络暴力行为,还可能通过点赞、评论或转发等方式助长网络仇恨言论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化。部分青少年甚至会因为长期沉浸在这些负面内容中,失去同情心和人道精神,对他人的痛苦和挣扎无动于衷。如“校园表白墙变欺凌地,发帖诽谤同学”“粉头发女生被造谣、网暴而自杀”“武汉被撞小学生妈妈坠亡,生前曾被网暴”等。
(四)社交圈的狭隘化和无效化。受网络仇恨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往往只愿意与持相同或类似极端观点的人交往,排斥与其意见不合的人或群体。这种狭隘的社交圈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极端化倾向,使得他们在同侪间形成一种“意见茧房”,逐渐失去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包容与交流能力。如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62.5%的未成年人网民会经常在网上做游戏。
(五)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不健康心理。长期接触仇恨言论和极端内容的青少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冲动型行为的增加。例如,某些青少年可能因为网络仇恨教育的影响,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暴力冲动,甚至发生极端事件。与此同时,网络游戏成瘾已经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前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倾向显著相关。
二、网络仇恨教育对青少年带来的主要危害
(一)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扭曲。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网络仇恨教育通过虚假信息、偏见和极端言论使其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严重的偏差。例如,青少年可能在长期的仇恨教育影响下,将特定群体视为敌人,产生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或其他形式的歧视和排斥心理。这种扭曲的世界观不仅不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会对社会和谐造成威胁。
(二)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的弱化。 网络仇恨教育的长期影响会削弱青少年的道德感和法律意识。他们可能会在网络环境中助长暴力、仇恨和歧视行为,而缺乏对这些行为的法律后果和道德责任的认知。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将这些在网络上习得的极端行为带入现实生活,甚至触犯法律,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社会隔阂和敌意的加深。受网络仇恨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往往对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人群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进而加剧社会的分裂与对立。这种敌意不仅体现在网络空间,还会延伸到现实世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矛盾加剧,甚至引发暴力冲突。
(四)心理健康问题加剧。仇恨教育中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憎恨)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青少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因为缺乏情感疏导和支持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
(五)个人成长过程受到干扰。网络仇恨教育的负面影响可能干扰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成长过程。部分青少年因沉迷于这些极端内容,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会产生逃学、辍学等现象。此外,这种负面教育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造成终生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加强网络立法、监管和正向引导。政府应加大对网络仇恨言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利用网络传播仇恨的行为。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内容的审核和管理,避免仇恨内容的扩散。网络空间并非只充满负面和极端内容,要积极倡导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通过鼓励健康、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创作,让青少年在网络中能接触到更多建设性的思想和资讯。同时,学校和社会机构可以组织相关活动,通过网络讲座、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传播正面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积极心态和良好人格。
(二)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合作和有效引导。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和教师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监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同时,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甄别能力和抵御仇恨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青少年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发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抵御网络仇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室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干预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同时,应加强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避免因情感疏离而使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增加他们受极端思想影响的风险。
(四)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甄别能力。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高对于抵制网络仇恨教育至关重要。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还涉及如何有效使用互联网进行自我保护。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教授青少年如何甄别虚假信息、仇恨言论以及极端内容,培养他们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包容。让青少年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筛选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抵御网络仇恨教育的渗透。
(五)加强多部门协作并建立有效预警。针对网络仇恨教育带来的问题,政府、学校、社交平台和法律部门应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构建青少年网络安全预警系统。一方面,社交平台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监测、识别和过滤仇恨内容,及时阻断其传播;另一方面,学校和政府应及时获取信息,针对那些有极端思想倾向或表现出明显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进行个案干预,避免小问题发展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2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