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核定 智慧共享 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建设
普陀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普陀区政协委员周艳反映:随着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的出台落地,和我省打造“浙有善育”金名片、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目标的确立,托育服务问题已经引起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地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我省再次把“托育服务”列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加强以普惠性为主的托育机构建设,满足更多育儿家庭托育服务需求,但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托位数指标不合理、部分育儿家庭需求不强烈造成政策执行性过剩。我省提出“到2025年末,每千人拥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具体到舟山这样老龄化严重、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下降的地区,这种不分人口构成、一刀切的托位数指标不十分科学。调研发现,6-12个月的育儿家庭大多没有乳儿托需求,家有人帮忙的12-24个月育儿家庭托小班需求也不十分强烈。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8月底每千人拥有托位3.2个,在托人数仅占开放托位的47.77%,而且在今年的托班招生中,沈家门老城区出现某个规模较大的托儿所只能招到6个适龄孩子的情况。
二是家长期望值偏高出现供需不平衡矛盾,缺少便捷的照护服务信息系统,不能就近托、放心托。调研发现家长普遍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托育环境,普惠性和高端托育机构供不应求,以普陀区为例,辖区内东大托育、蒙托梭利托育等高端托育机构,收费在5000元左右,却一位难求,低端托育机构供大于求,而且家长缺少可以直接查询周边托位等婴幼儿照护信息的渠道,能够提供临时托育服务的家门口托育机构又很少。
一方面是政府职能部门为完成一刀切的民生实事项目在大力推进托位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地区人口情况,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托位闲置,存在信息不透明,育儿家庭有临时托育需求时又找不到地方。为此建议:
一、合理确定托位数,科学布局托育机构,探索社区老少同乐服务中心/共享区建设。存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和低生育率的实际情况的地区要积极向上争取将“十四五”规划中的托位数指标,分地区差异进行进一步细化,也可以或将“每千人”调整为“每千名育龄妇女或每千名/3(周)岁以下婴幼儿”,并结合生育意愿趋势科学研判托位数。根据当前新生人口比例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托育机构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加大普惠性托幼一体化机构建设,并与养老服务用房、相邻小区共建等进行统筹规划,对老城区、已建成居住区缺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要创造条件进行补足。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探索老少同乐服务中心/共享区建设,充分利用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空余场地,在共同或相邻空间合理设置养育驿站,实现老小在同一区域可分可合的活动形式,补充婴幼儿照护服务点的不足。
二、加强智慧照护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放心托育场所,建成多种托育方式的社区养育/婴幼儿照护驿站。开发婴幼儿照护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家长随时查询周边托位情况,解决家庭中临时有事、婴幼儿无人带的难题,满足日常和临时托育需求。着力打造一批服务设施完备、安防监控全覆盖的社区养育/婴幼儿照护驿站,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运营,做到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招募有经验的居家育儿妇女作为临时工作人员或志愿服务托育员,实现放心托。养育驿站采取“政府补助一点、社区自筹一点、家长自负一点”的资金共同分担机制,以普惠性收费为标准,按全日托、半日托、小时托等多种方式分别测算托育费用,工作人员也按照同样方式获得服务报酬,对多孩家庭予以不同程度减免。服务以预约制为主,便于灵活安排工作人员,同时提供加急服务,适当提高服务费用,满足不同育儿家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