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设和推广第三卫生间的建议
区政协委员缪军反映:第三卫生间又被称为家庭卫生间,指的是在公厕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早在2016年,住建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对常见的公共场所提出设置第三卫生间的要求。同年,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明确,第三卫生间应符合相关规定。 经过多年的厕所革命,我区的卫生间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城区无论是商超还是公园等公共场所,第三卫生间相对比较缺少。第三卫生间的缺乏,也使得一些宝妈宝爸们抱怨多多。走出家门带娃去商场购物或者去公园游玩,如厕问题就会令宝妈和奶爸们进退两难遇尴尬。有时宝妈带男童进女卫生间,奶爸带女童进男卫生间,自己难堪,还会,引起他人反感和议论。此外,出于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妈妈带儿子或者爸爸带女儿出门,有一个更私密的空间上厕所是最理想的状态,既能方便家长照料孩子,也能保护孩子隐私和安全,更不会给其他成年人造成困扰。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打造“全龄友好”“育儿友好”的公共厕所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布局。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明确景点、公园及城乡人员密集区的公厕中增设“第三卫生间”的目标、实施计划。新开发建设的商超、公园等公共场所,在设计规划中尽可能按相关规定布局第三卫生间。在城区各大商超、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第三卫生间,方便家庭出行时解决“内急”问题。
二是示范引领。政府可以先在一些重要的商超、公园等公共场所试点设置第三卫生间,并进行示范宣传,以引导其他场所也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增设。此外,加大对第三卫生间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推动更多商超、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第三卫生间的建设和改造。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适度改造。在现有卫生间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打造“多功能卫生间”,设置独立门锁、挂衣钩、大小马桶、儿童小便位及扶手等内部设施,方便家庭出行时解决“内急”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隔间和布帘,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加强卫生间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卫生间的清洁和使用安全。
四是教育普及。通过媒体渠道、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加强对第三卫生间的宣传和普及。提醒家长们关注并倡导使用第三卫生间,同时也提醒公众对特殊人群的包容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