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力度保障普陀农产品供应质量安全的建议
民进普陀区支部反映:“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和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普陀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平稳。但因为普陀耕地少、生产基础相对较差,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体起步较晚,监管范围较为分散(岛屿分散)、人力不足,导致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重视解决。
一、存在主要问题
1.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乱用催熟剂等现象仍有存在。一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问题时有发生。因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等原因,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尽管政府经过“五水共治”,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且农民使用农药有时极不科学、又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存在农药配比不准、用量偏大、次数偏多、施药时机不当等问题。有些农户还常用污水浇灌菜地、淋洗蔬菜,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病菌和虫卵等,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对蔬菜的直接污染。二是部分不法农户和商贩为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和效益,乱用生长素、催熟剂、膨大剂等,使果蔬失去其原本特质,食用后影响健康。如使用催熟剂的西瓜,切开后瓜瓤鲜艳,瓜子仍为白色,吃起来无甜味。部分市场上又大又艳的草莓,有的少数中间空心、形状不规则,大多是过量使用激素所致。
2.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一是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质量安全支撑力不足。当前我区农业生产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大多仍以“低、小、散”为主,标准化意识不强,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也不强,缺少规模化企业引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的推广,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支撑。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和包装、营销不足。生产的农产品种类比较多,但是真正上档次的品牌农产品数量不多,加之农业经营户对产品缺乏宣传、包装和营销意识,大量农产品还是以初级产品和散装销售为主,有些农产品虽然有好的品牌和质量,也因产业规模小而缺少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给农业部门指导和推广优质良种带来一定困难。
3.农产品生产缺乏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少不了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技专业人才。但按普陀目前的农技队伍来看,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左右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包括农科员、林科员、农机员、农经员等)有近130人,而今仅40人左右,难以全面服务农村千家万户。二是社会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度不足。不少人认为“舟山以渔为主,农产品供应还是靠大陆”。目前农村生产的主要力量是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种田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学习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少数农民常使用单种农药,引发病虫抗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和效果。
4.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清。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和生产过程监控难度较大。由于农民以散户为多,缺乏社会监督、诚信约束和自我限制,科学施肥、合理用药难以控制和落实。加之农资经营不规范,价格过高,商品多、杂、乱,农户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和生产过程监控带来困难。二是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由于农产品监管专业性强、范围广、难度大,比如从产地到销售地批发市场,再到超市和农贸市场等诸多环节,到底由谁监管常有争议。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仍分散在农业、市场监管(工商)、商务、卫健等不同部门,职责交叉不清,管理尚有脱节。三是检测力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政府已建立对新型经济主体蔬菜生产基地的安全巡查制度,强化了日常田间源头监管,在菜市场基本做到了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对农产品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农产品销售市场广(马路市场时消时现)、品种多,检测机构力量不足,难以应对当前市场需求。加上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认证还未完全纳入法律范围,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没有从法律角度给予明确和肯定,因此监管难度较大。
二、相关对策建议
1.实行更加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农技推广人员、植保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生产指导,或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途径,引导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检测部门要不定期对生产者的产品进行抽检,并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相关部门。监管人员(含执法者)要经常深入到农资销售点和生产者中间,多抽查、多了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处置,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罚。
2.实行更加严谨的农产品质量生产标准,把好准产准入准出关。及时掌握和查处各类涉农区域的行业性风险隐患。加强对农药、饲料、化肥等销售店的监管力度,建议实施农资销售实名登记制,杜绝销售违禁农药。把好农产品准入关。特别对大陆入舟的农产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的安心。大力推广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起源于农业。现在国家从食品安全战略高度对这“三品”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大力提倡。建议政府加强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持,鼓励更多的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户生产“三品”农产品。
3.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形成执法合力。配齐配强乡镇农技人员力量,鼓励、引导高校、职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业工作。加强对农技人员、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求。各级监管人员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学习,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切实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同时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产品。
4.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强化社会共治,充分利用新媒体、数字化等手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大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深度认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加强舆论监督,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