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尚存四块短板
区政协特约信息员唐伟反映:近年来,我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充分发挥为老助老作用。但在基层实际运作中,社会化不足、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导致了养老床位有一定空置率。如我区养老机构床位总数2366张,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26张(含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低于发达地区的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69张和中等发展地区的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57张的水平。养老机构床位总体利用率不高,平均入住率仅42.22%,大量床位没有发挥作用。
一是个体差异统筹待细化。目前,我国对养老服务需求以人口统计总数为基础、以年龄段为标准,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9073”模式,未考虑老年群体内部差异,缺乏科学的界定、规划和测算。但老年人作为个体差异巨大的群体,个体需求按年龄分化、身体心理、健康程度均不同,即使8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并非都需要住养老院。比如,受传统敬老院模式和“养儿防老”观念影响,我区多数老年人对福利机构养老意愿不高,认为到养老机构养老都是无儿无女的“孤老”,有子女的人去没面子,子女也怕被扣上不孝的标签,其中有部分固定收入城镇老年人群依旧认为花钱购买养老服务不值得。
二是居家养老服务待提质。受传统思维影响,老年人更习惯于居家养老。但基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不高,降低了老年人居家养老体验。以我区为例,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为居家养老,但现有大部分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体运行水平不一,多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规模较小,服务力量单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式简单,服务主要集中在助餐、卫生保洁等常规物质满足和麻将、打牌等较低层次的文化娱乐内容上,无法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高质量精神生活等多样化需求,比如对于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更希望专业饮食调理咨询及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服务。
三是社会服务市场待培育。养老社会服务投入高、运营难、回收成本周期长,但已经出台的民营养老护理员补贴、床位补助等政策,标准偏低,含金量不高,缺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深度参与的长效机制。比如,政府多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不愿意将“好土地”优惠供给经济效益偏低的养老服务项目;现行财政补助单纯以补“床头”、补“人头”的方式,难以满足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在医保政策上,部分养老服务机构为护理型或半护理型,不具备医疗资格,无法与医保政策有效衔接。目前,我区只有一家机构获得医保政策支持,其他养老机构相关结算业务均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制约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四是社会服务队伍待加强。老年人护理工作脏、累,劳动强度大,担负责任也较大,尤其是护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工作更为劳累,但同时养老服务领域薪酬待遇与高强度、高责任的岗位职责不匹配,使一般人不愿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专业人员从业意愿不高,以致于基层养老服务队伍流动频繁,志愿服务人员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足,总体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如我区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为就近招收的年龄较大的从业者,基本没有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培训,护理服务仍停留在传统的洗衣做饭等方面,基本不懂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为此,建议:
一是促进多方形成帮扶合力。协调部门合作,将多元化养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政、发改、老龄、国土、住建、规划、税务等部门协调沟通。比如新建住宅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可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建配套实施方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小区没有养老设施的,可补建或利用闲置设施改建。
二是发挥金融机构输血作用。各金融机构应加大贷款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在投资者办理各项手续时各部门要提供支持,各单位税费减免要到位,人社、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设医疗站或合作医疗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家庭医生+居家照料”等医养融合模式,将居家老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和优先对象,推进医养融合服务社区化。
三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是我国现阶段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需建立社会化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设备器具,统一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要整合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现有市场化资源,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作用,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以现有智能应急救援服务网络为基础,加快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创新,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四是不断做强养老服务队伍。将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纳入普陀职业教育体系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支持本区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学科。采取定向委培形式,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挂钩,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在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设立公益性岗位,区、镇(街道)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