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和平:墨香浸润普陀 建言助推文化
他是一位书法家、山水画家,也是一名区政协委员。他传承文脉挥洒丹青妙笔,积极建言献策为民发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独特风采。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硬协教育委副秘书长、普陀华然书法美术培训学校校长冯和平。
冯和平在书法艺术上耕耘多年,普陀区政协莲洋论坛Logo、普陀书画院Logo均是出自其手,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他告诉记者,艺术的发展一定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如果没有了这种坚守,我们就失去了传统、割断了历史,所谓的发展与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继承优秀传统并不是目的,发展与创新才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冯和平说,“一部中国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书风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之上,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与文化内涵。对于书法艺术而言,传统就是法度,没有法的艺术必然是一种妄为的艺术。”
自2017年成为区政协委员以来,冯和平围绕艺术积极建言献策。今年其提出《关于谋划建设“苏菲马海德夫妇纪念馆”的建议》,据其介绍,普陀籍著名演员、晚年长期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周苏菲女士,为原红军卫生部顾问、著名国际友人马海德(后加入中国国籍)的夫人。该夫妇,在延安时期成革命伉俪,毛泽东同志曾称马海德是“中国女婿”。冯和平认为,苏菲马海德夫妇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人士,是长期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爱国主义典范,应建设“苏菲马海德夫妇纪念馆”, 宣传先进事迹,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牢记使命,循迹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冯和平进行了实地勘察,并提出了选址建议。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苏菲的亲戚周海儿联络,建议通过亲友联系周苏菲的儿子周幼马,争取家族的支持。这一系列的努力,体现了冯和平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管是作为区政协委员,还是作为文艺工作者,冯和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他说,作为政协委员和书法艺术家,要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坚持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统一,坚持为普陀履职、为群众尽责,自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辉煌成就,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冯和平内心无比激动,他说,展望未来,一定要不负人民、团结协作,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携手共绘新时代人民政协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