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旧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2-05-18

海边旧事

史明忠

    从小生长、生活在海边,对于海和海边发生过的往事,虽然过去多年,但那深刻的记忆,始终萦绕在脑海,难以抹去……

惊魂泥仓凼

    泥仓凼是泥涂滩离积满淤泥的深坑。在泥涂里,不管是抲蟹、推戢、弶弹涂还是游泳玩耍,最怕的是踏进泥仓凼。因此家里的大人经常告诫,说是到泥涂里去千万要当心泥仓凼。有一次果然差一点在泥仓凼丢了性命。

    泥仓凼是怎样形成的呢?泥仓凼就是当船的底部发生破漏后急需修理,船长就在潮涨的时候,把船稳定在滩涂条件较好,便于对船实施修理的地方,等潮水退去后,船就搁在泥涂里,行话叫披滩。这时,船员就乘着潮落之间隙,争分夺秒在船的破漏处下方的泥涂里挖出一个坑来。坑的大小根据船底破漏的面积,但必须要有足够的深度,至少人能在那里开展工作,这样的话,也不会小于1米50。等到潮水再涨时,船修好开走了,泥涂里就会留下一个深深的坑。等过了一段时间,潮涨潮落,坑里慢慢积满了淤泥,与滩涂齐平,这个积满淤泥的坑,就叫泥仓凼。而弹橹最喜欢在泥仓凼打洞做窝。

    我少年时期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在家闲着无事每天与小伙伴一起到鲁家峙大桥南端下面的泥涂滩抲红钳蟹。那时候的泥涂滩比现在大得多,更没有大桥。

    有一次,我看到一片面积不大的泥涂里有许多弹橹在欢快的跳跃嬉闹,于是赶紧拿出放在挈档里的弹橹竹管要弶弹橹。由于心太急,没有好好的观察地形地貌,毫不犹豫地跑了过去,孰不知噬人的陷阱正张着大口在等着我,一脚踏进去,好像掉进了绵绵的云雾里,整个身子慢慢地下沉,不知就里之际,心想“完了,我踏进泥仓凼了。”终于命不该绝,不一会,脚底触到了硬泥,可是淤泥已经到了下巴,如果再下沉5~10厘米,那可真是吾命休矣。后来在小伙伴们的你拉我拽下,终于爬出了吃人的泥仓凼。在事后的一个星期里,心神恍惚,惊魂难定。

浅说洋生

    过去舟山民间把农历四月到五月上旬这一段时间称作洋生。

    那么为什么把这一时段称作为洋生呢?因为这一时段正好是立夏到芒种节气,太阳的黄道线已经进入北纬十一度到十九度之间,逐渐靠近北回归线。受东南季风和地球倾角的影响,东海大洋开始生发,外洋潮水涌进舟山内港,使舟山内港的海水开始由浑变清,因此被称作洋生。最明显的就是从沈家门港到定海港这条水道。立夏以后,驾船从沈家门半升洞出发,一路驶来,经过小干、岙山、鳌头浦、十六门到定海客运码头,沿途海水清莹、透彻,隐约还能看到鲻鱼在海水里游弋。直到九月初九重阳暴打过,海水又由清变浑。还有在这一时段,北方的冷空气不再南下侵入,没有了偏北西北大风,而台风还没有开始影响,在舟山海域,海上为一年里风浪最平歇的时期。因此老早舟山抲鱼人和撑船人有一句话,叫“洋生一来,草绳带缆”。海水变清,风浪不大,生籽鱼多是“洋生”的重要特征。

    在洋生这一个月里,各种鱼类都到近海的岛礁间产卵育后。在没有实行禁渔制度的年代里,每当乌贼、黄鱼、梭子蟹、鲳鱼、勒鱼旺发,渔民更是不失时机地汇集于此,狂捕滥捕,如同搞种族灭绝一般。年复一年,海洋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最后造成毁灭性后果。但当时对于渔民来说,洋生既是丰收的时节,也是最忙最苦的季节。舟山有一句谚语,叫“抲鱼四月半,种田月半”,四月半也还是农民抢种水稻的时节,因此老早舟山人把做童养媳叫作做洋生,童养媳妇叫作洋生媳妇,其意为苦。

    现在实行了禁渔期制度,并将其列入法规,使鱼类得到休养生息和资源保护,这对于鱼类和人类来说,都不啻为天大的福音。

七风八暴话

    气象舟山人把冬春时节因冷空气南下入侵而刮起的西北偏北大风叫作打暴(舟山音:报)。

    舟山人靠海吃海,从河姆渡文化开始,舟山先民就结绳为网,凿木为舟,在大海里讨生活。在数千年与风浪斗智斗勇中,经历过无数代的痛苦教训和经验积累,终于慢慢掌握了冷空气南下的规律,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舟山先民依据这些规律,总结提练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知天口诀,口口相传,代代相承,并以此来掌握出海时间,指导海上生产,这在没有气象预报的时代,不谛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其功彪炳,充分显示出舟山先民的智慧,使得海岛众生从古到今,得益无穷,生生不息。

    笔者觉得这些知天识风的气象口诀,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气象预报高度准确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使用意义,但作为文化的传承,尤其是海洋文化的传承和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笔者根据老早的记忆,又访问探询了一些老人,将其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从冬到春相继是:

    九月初九重阳暴,九月十九观音暴。

九月廿七懒人暴,十月十五三官暴。

十月廿一太子暴,十月三十落地暴。

十一月里冬至暴,十二月初五乌龟暴。

十二月十八过港暴,正月十三上灯暴。

正月十八落灯暴,二月初二土地暴。

二月初六六享暴,二月初八八享暴。

二月十九观音暴,二月廿四赖蛳出洞暴。

三月初三野毛暴,三月廿三回马暴。

    上述这些暴名,有的真切也好理解,如九月初九重阳暴,九月初九正是重阳节。九月十九和二月十九正是观音香会节,其暴称作观音暴,正月十三上灯暴和正月十八落灯暴也很真切,因为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十三开始挂灯,其暴称为上灯暴,十八开始下灯,其暴称作落灯暴,还有九月廿七懒人暴,九月廿七应该是阳历十一月上旬,是立冬时节,在冷空气影响下,天气转冷,民间有“九月廿七风,懒人进帐空”的谚语,说是懒人因天冷窝在床帐中不肯出来。但有些暴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让人不好理解,或许是古人的理念与我们不同,或许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说:“三官暴”、“太子暴”、“乌龟暴”、还有“六享报”、“八享报”等等,问老人他们也不清楚,说是上辈传下来的。倒是十一月里冬至暴,则是对十一月的天气作了高度真实的概括,因为其它几个月的暴都是有规律的,毎到这个日子,不出前后有三天,必定有大风袭来,而冬至所处的十一月,却是频繁而无规律,“冬至前后沙飞石走”,“七风八暴,蟹浆揾燥”,说的就是十一月,因此先民把十一月所有的七风八暴统统归拢为冬至暴。冬至暴不是一个暴,而是该月所有暴的总称。到了三月廿三回马暴打过以后,也就是过了谷雨节气,进入洋生,没有风暴了。

返回上页】【打印】【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山市普陀区委员会(ptzx.putuo.gov.cn) 版权所有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580-3019377 邮箱:ptzx@putuo.gov.cn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