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小岛你好”交通提升的谋篇布局工作
市政协委员陈红反映:今年,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舟山市开启“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将通过“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差异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发海岛发展内生动力,全面展现各美其美、岛岛共富的新图景。而要实现这一图景,小岛的交通保障必须进一步加强优化。
近年来市政府通过持续推进交通大会战,不断完善陆岛交通码头布局,全力推进“蓝色岛链”特色工程,持续推进智慧交通服务升级,海岛交通已大为改善。但此次列入首批小岛你好名单的边远小岛在交通上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小岛你好需要更大力度的交通保障和交通提升。
一、存在问题
(一)资源要素制约愈加明显。“耕地红线”、“生态岸线”的底线不能碰,拆迁安置等政策处理难度大;财政资金紧张,向上争取资金政策要求越来越细,融资难度也越来越大,交通项目落地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海岛岛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白沙、东极青浜等偏远海岛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修建等级公路的难度非常大。码头建设功能欠完善、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如白沙沙头码头没有考虑海岛实际,候客室只能承载2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旅游旺季客载能力。部分客运小渡船船龄长、设备老旧,有的船只船龄甚至超过30年,存在安全隐患。
(三)水路客运新模式尚未形成规模。“跳岛游”“环岛游”等交旅融合新模式是实现小岛共富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还未形成市场规模,其中交通因素的制约也较为明显,交通对海岛共同富裕的引领发展能力还不强。如普陀山—蚂蚁—桃花“跳岛游”等航线因上述原因还处于暂停状态,普陀山—葫芦岛的航线也有待开辟。虾峙落户的金钵盂岛青山临港产业园重点项目目前仍没有固定的客渡航线,对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制约。
二、意见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小岛你好”共富行动、“蓝色岛链”特色工程,构建功能一流、群岛特色鲜明、基础保障多元、管理服务先进的现代化综合海岛交通体系,完善“十四五”交通规划,超前谋划一批海岛交通发展重大项目。因岛制宜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各海岛自身独特产业,积极谋划旅游特色航线,做优岛群、拉长岛链,不断做好岛际间航线的整体调配,进一步确保民生航线安全畅通,为启动“小岛你好”共富行动做好交通先行保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海岛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进一步加大补齐短板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强码头站场建设。提升完善各码头站场的功能、设施、规模档次,急需修建完善的需尽快修建完工。加快推进白沙交通码头、东极东福山交通码头等相关码头风貌提升改造工程进度,确保民生工程按时间节点建设完工。二是更新海岛交通客船。加快客运船舶的更新换代和特色化改造,完善备用船、专用船、应急船的调度和管理,做好旅客出行高峰时期运力调配,逐步形成运力相互调配的良好格局。三是提升海岛公路基础。结合海岛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打通岛上各景点间的交通阻碍,配套建设相关景区道路。以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切实推进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海岛公路进行全面排查和提升维护,进一步夯实海岛道路设施基础。
(三)要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一是拓展融资渠道。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政策等,全力争取国家和省补专项资金补助。充分发挥市属区属国有平合的作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鼓励探索“交通+资源”“交通+旅游”等捆绑开发机制,创新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提高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健全重大交通项目储备库,抓住用地审批权下放试点机遇,加强用地、用海等指标保障,盘活用好各海岛废旧交通设施、“无人村”道路等调剂补充资源。合理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积极探索海岛交通存量用地多功能复合,切实提高海岛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三是推进“智慧交通”。加快实施“互联网+交通”战略,全面提升水路客运服务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行无感安检、无感支付、智能引导等智慧交通服务在水路客运站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