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对香港回归25周年来的相关报道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2-06-30

区政协特约信息员唐伟反映:近期,随着香港回归25周年日期的到来,相关外媒纷纷作出对香港回归25周年以来的形势发表看法,其中三方面观点如下所示:

一是未来面临较大的经济转型压力。美国ABC新闻在628日以《全球中心地位褪色,香港与中国关系越发紧密》为题目的报道中认为,在纪念回归中国25周年之际,香港正在从一个全球商业中心的原身份转型。几十年来,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的贸易门户蓬勃发展,但在2000年,它作为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的地位被中国内地的设施所取代。20年后,香港港口的货运量仅比2000年的水平高出10%,在全球排名第八,远少于上海、深圳和其他三个中国内地港口。报道中引用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的话说,医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是香港不太知名的优势之一,香港提供了获得资本、专业知识、被全球监管机构认可的临床实验数据和世界一流大学网络的途径。报道中引用香港英国商会执行董事David Gramham的话说,大湾区有很多尚未实现的巨大机遇,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很难在新加坡或迪拜等其他城市复制。香港仍然拥有熟练的劳动力、高效的港口和公正可靠的西式法律系统。报道中引用牛津经济研究院的Tommy Wu说,香港的商业将主要集中在大中华区。

二是大陆企业正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美国彭博社于627日发布的以《中国公司正在主导香港经济的关键部分》为题目的报道认为,从证券交易到券商,从建筑项目到零售业,中国国有企业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从当地大亨和英国贸易公司手中夺走市场份额,而这些公司在英国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蓬勃发展。虽然内地经济面临着自己的一系列挑战,但香港商业生活的大陆化似乎越来越不可逆转。该报道中引用香港议员、国有企业华润集团大湾区的首席策略师Simon Lee说:“香港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确保政策制定中包含不同的声音,中国内地企业需要对香港社会、经济和政治承担更大的责任。”回归前,外资银行曾主宰香港金融业,而现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中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中资顾问公司在香港IPO排行榜上占据主导地位,将外国公司挤出了排行榜。在将地区总部设在香港方面,中国公司正在追赶外国公司,比1997年增长了一倍多。

三是一国两制模式仍然适用于香港。马来西亚的南华早报针对一国两制于629日发表《一国两制还适用吗》的报道,在报道中认为香港不仅仅是另一个内地城市,在报道中引用前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话说,一国两制模式是成功的,并将在2047年以后继续实行下去。报道中回顾了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的在任历史,认为2022年香港所筹备的回归庆典是中国政府承诺至少50年维护香港自由的一半的标志。报道中引用香港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的教授John Burns的话说,一国两制的显著特点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管理自身事务方面将比内地城市拥有相对更大的自主权,香港现在仍然比内地城市有更多的自治权,因此,一国两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2022630

返回上页】【打印】【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山市普陀区委员会(ptzx.putuo.gov.cn) 版权所有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580-3019377 邮箱:ptzx@putuo.gov.cn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