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船舶修造业纳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类目录的建议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1-06

区政协智库成员张渊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而船舶修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综合性工程领域,汇聚了材料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前沿成果,同时需要将各种技术进行高度集成,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金量。

普陀区的船舶修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全区规上船舶修造企业实现高端绿色修船装备全覆盖,鑫亚船舶完成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并成为国内首家获GTT薄膜型LNG船修理资质的民营修船企业;中远海运重工完成全球首例最大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带气修理项目;万邦重工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例货舱肋骨结构面除锈机器人货舱除锈工匠成功投用;中远海运重工、扬帆船厂的3项产品先后获省首台(套)装备认定。

尽管普陀区船舶修造业的科技实力已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然而,该行业尚未被正式纳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不仅限制了行业整体发展潜力,也未能准确反映普陀区战略性新兴领域的真实实力和先进地位。具体体现在:从企业生产经营来看。在品牌构建方面,由于未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使得普陀区船舶海工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限,不利于构建行业领先的品牌形象。在业务拓展方面,普陀区的企业在争取客户订单时处于不利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陀区企业的业务拓展,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在人才吸引方面,由于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定,普陀可能难以吸引到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往往更倾向于更多创新资源和发展更好的平台。从地方政府发展来看。在招商引资方面,这一缺失可能会成为阻碍资本流入的隐性壁垒,固化对普陀科技创新能力的质疑,限制了普陀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平台搭建方面,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的背书,在构建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限制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能力。在营商环境方面,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签往往与更好的政策支持、市场认可度和企业形象相关联,可能影响了整体营商环境。在产业联动方面,未纳入目录的企业可能难以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合作,从而制约了产业协同效应的发挥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总体来说,未纳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对船舶修造行业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一定影响,可能会制约普陀构建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

因此,建议

2021年,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省统计局共同发布了《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其中已明确将金属船舶制造和船舶修理行业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统计分类之中,这充分体现了对船舶修造业科技含量的认可。在这样的趋势下,建议由省级层面向国家争取,将船舶修造产业纳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助推船舶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普陀区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浙江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返回上页】【打印】【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山市普陀区委员会(ptzx.putuo.gov.cn) 版权所有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580-3019377 邮箱:ptzx@putuo.gov.cn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