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专门委员会的由来是什么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08-07-01

              

政协专委会的前身是工作组。早在1949109日举行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就提出建立工作小组的建议。他说,全国委员会不仅在定期开会期间讨论重大问题,而且在平时也要进行工作,平时有准备,到全国委员会开定期会议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议案提出;常务委员会是主持日常工作的机构,但是单单是常务委员会还不够,有很多工作要大家来参加。因此,他建议建立工作小组。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条例》,就设置工作组的问题作出规定,决定设置政治法律组、财政经济组、文化教育组、外交组、国防组、民族事务组、华侨事务组、宗教事务组,共8个工作组。

从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到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工作组由8个调整为15个。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把15个工作组()改建为14个专门委员会;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把14个专门委员会调整为8个专门委员会,即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参加专委会的委员已达近千人。

各地方政协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不尽相同,由当地政协常委会根据政协工作的实际需要决定。

返回上页】【打印】【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舟山市普陀区委员会(ptzx.putuo.gov.cn) 版权所有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580-3019377 邮箱:ptzx@putuo.gov.cn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359号